查看原文
其他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1辑

黄盈盈、潘绥铭 性研究ing 2021-03-12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也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黄盈盈、潘绥铭主编的《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1辑(总第25辑)。本文集为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sexuality研究系列之一,于2007年5月出版。




《中国“性”研究》

2007年第1辑(总第25辑)


作者:黄盈盈、潘绥铭(主编)

时间:2007年5月

出版社:万有出版社





目录


代序

性,是本能的吗?/ 潘绥铭


方法·视角

性学,还是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 潘绥铭

发展“性”研究的“主体构建”思想 / 黄盈盈、潘绥铭


论文·评议

倾听“出柜”故事:话语冲突和社会变迁 / 魏伟

性教育文本对青少年和性的建构 / 王文卿

性,看与被看之间 / 杨春宇

传媒与男性研究 / 张京

当代文化变迁对法律的冲击——以性为视角 / 张卓

当鱼爱上象,或反之亦然:以《今年夏天》为例,漫谈大陆女同电影的情欲表达 / 杨洁


综述·分析

身体·性 / 黄盈盈


调查·报告

男客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黄盈盈、潘绥铭、刘中一、王洁


手记·随想

流动的阴阳 / 张园

“男孩站着,女孩蹲着” / 张静





精选内容



传媒与男性研究(节选)

作者:张京


一、男性研究在中国“小众化”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个人观念和行为的传统接受模式,一成不变的认同轨道和惟一正统的行为范式,正受到可变的、多元的认同视阈的巨大冲击。信息和传媒,作为知识本身以及一种普泛的、大众的知识教化方式,对人们形成多样化观念和认同多样化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将“妇女与媒体”列为“战略目标和行动”的十二个关切领域之一,并认为:“在过去的十年里,信息技术的进展促进了超越国界的全球传播网,对公共政策、个人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年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的女权运动稳步发展的同时,对男性的研究,包括社会人文研究领域内的男性形象、男性气质、男性权力的研究,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内的性健康、生殖健康、性取向等方面的研究,与女权研究(feminism)特别是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是同步进行的,也是相互参照和交叉的。一些研究议题的提出,具有本质上的共性。比如同性恋研究,包括男同性恋研究、女同性恋研究、双性恋研究等;性别气质的研究包括男性气质研究、女性气质研究和异装癖研究等。由于女性研究与男性研究在各自的宗旨上具有一些相同的部分,即普遍冀图通过反思现有性别体制和社会规范,达到改善或改变性别分层的目的,消除性别压迫的制度,实现性别平等。从男性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一类是“添加式”研究体系,即将男性的研究内容纳入已有的以女性为研究主体的性别研究体系,另一类是“主体式”研究体系,即认为男性研究是独立于性别研究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理论、方法和内容。从两类研究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添加式还是主体式,都很不成熟,且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受制于现有的研究资源和研究阵地。

 

因此,与女性研究或女权运动的全球发展和广泛渗透不相协调的,是男性研究的“相对小众”趋势。以中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的著作中译本纷纷出版,而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研究学者或性别研究专家的成果也开始出现。1987年,法国巴尔扎克的专著《妇女研究》经傅雷等人翻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首度将“妇女研究”的概念引入中国学术研究之中。198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美国米德著、宋践等翻译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将性别研究中“两性气质”的理论带到了中国。同年,由杜芳琴教授撰写的《女性观念的衍变》、潘绥铭教授撰写的《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李小江教授撰写的《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和北京市妇联研究室编撰的《妇女理论研究》等,同被视为中国本土学界最早关涉妇女研究的重要成果。此后,性别研究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中逐步发展起来,有关女性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日趋成熟起来。从机构和组织来看,到2000年底,各地妇女研究组织/中心已经达到91个[1]。全国各高校均开设了与性别相关的专业或选修课程,以教授妇女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批准了中华女子学院招收女性学本科专业学生,批准北京大学设立女性学硕士点,以及中央党校设立女性学博士方向等。目前,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点招收女性学方向的学校有十来个。

 

而男性研究的情况,正如方刚所说:“如果说国内还存在少数男性研究,那么针对sexualities的男研究几乎完全是空白。”[2]笔者总结中国大陆地区男性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男性研究”尚未本体化。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相当一部分是性别研究学者应用社会性别理论对两性关系、社会地位、两性气质塑造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因此,虽然论及男性权力、地位、气质,但并不是作为研究的主体,而是作为女性研究的参照系。因此研究的层面、方法和体系,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男性研究”,而是“以男性为参照的女性研究”,以及“涉及到男性问题的性别研究”。

 

2、“男性研究”起步晚,研究资源有限;且长久以来被女性研究当作批判男性的证据。

 

受女性主义研究和性别研究思潮在中国的影响,1989年前后,国外男性研究的专著也大批译介进来,比较著名的有:《脆弱的男人》(乔伊斯·博拉泽斯,学苑出版社,1989);《温柔就是力量》(小哈德罗·莱昂,作家出版社,1989)等。但是由于当时国内以女性为研究主体的性别研究相对比较强势,所以这些以男性研究为主题的译著往往被当作了站在女性的立场批判男性的证据和材料。

 

2000年前后,由妇联牵头组织了众多的性别研究学者和女权行动者,总结“九五”世妇会后五年来中国性别发展的情况,于是掀起了性别阅读与出版的新高潮。于是一批西方男性研究的前沿著作被及时地译介到大陆本土来,比较著名的有:《扭曲的心理——为何男人憎恨女人》(亚当·朱克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被离弃的男人》(斯特凡·莱尔莫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男性的终结》(约翰·麦克因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男性气质》(R.W.康奈尔·梅斯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但是,由于男性研究在中国的性别研究学界始终没有占据主体地位,所以男性研究的阅读材料的价值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其资源依然被片面化地利用于以女性为主体的性别研究中。

 

3、本土的“男性研究”大多停留在虚拟的男性形象批判和男性权力批判层面。

 

从已有的大陆本土学者的男性研究著作可以发现,基本方法依然没有脱离性别研究的体系,而且偏重于探讨男性研究是否能与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同路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同路人”的问题。比如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和周华山《阅读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等。方刚《男人解放》(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则“具有明确地反思‘支配型男性气质’,并以女性主义为基础重构男性社会性别角色的特点。”[3]

 

再有就是男性研究偏重于对报纸、刊物、电视、电影中塑造的虚拟男性形象进行性别批评,采用人物形象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解析这些虚拟的男性形象所传达出的男性气质,批判这些男性观念意识中的男权暴力。比如荒林主编的《男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以及范凤仙的论文《〈红楼梦〉两性同体意识刍论》(发表于《台州学院学报》2004 第10 期)等。

 

4、本土“男性研究”未进入主流研究序列,在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以及实践行动层面均缺乏有力的支持。

 

与大陆本土的女性/性别研究相比,男性研究缺乏一个组织或机构来发挥像全国妇联的职能和影响,缺乏政府与民间进行研究和对话的有力平台和桥梁。

                                                        

在高等教育序列中,女性学早已进入高校的课堂,并且已经进入了学科化发展阶段,但是男性研究在高等教育还处于空白。2005 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欣开设了“同性恋研究”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但是据她接受采访时所说,此研究是她主要做的性别研究中的一个很小的门类,因此立足点是性别平等以及人具有选择不同性倾向的权利。虽然同性恋研究是性别研究和男性研究共有的议题,但是由于出发点不同、理论背景和目标也有差异,所以并不能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男性研究走入了大学生的课堂。

 

不过,一些男性研究 NGO 小组在推进中国本土的男性研究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持续的作用。比较突出的有成立于 2005 年的“男性解放学术沙龙”,主持人和召集人是方刚;由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中国教育学会艾滋病与性教育电影课总课题组、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北京尚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青年性学论坛”,主持人为李扁;由传媒工作者自发组织、由时尚健康编辑曾小亮主持的“男性文化沙龙”等。另外活跃于台湾和上海两地的学者蓝怀恩,2000 年在台湾成立了“中华21 世纪男性成长协会”,创办“21男性网”,创建“绅士生活沙龙”。2001 年她首先在台湾倡议了“八三”男士节,提出了“男人周”概念。那一年从8月3日的男人节到8月8日的父亲节恰好是一周。香港明爱男士成长中心也由此受到启发,自2003年起,将每年的4月10日定为香港明爱男人节。近年来蓝怀恩在各时尚杂志和《都市女报》等报纸上开设专栏,提出关怀男性的理念,促进大陆地区关爱男性运动的发展。

  

男性研究在中国呈现“小众化”发展的趋势,本土化、学科化、系统化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性别平等的理念在中国有着特殊的传承特色。

 

中国的性别文化论及男女不同的权力等级时,一直遵行着“男主外、女主内”模式,虽然在私人领域中女性被赋予了主导的义务,却在整个社会观念与日常生活中依然处于男权体制中的弱势地位。中国政府在1949年即提出“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将“男女平等”写入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并赋予女性在教育、选举、就业等方面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发展历史、条件,和依然作用于人们思想行动的传统性别观念,导致了女性在整体社会资源占有与分享上依然处于劣势的局面。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当时189个成员国共同确定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全球战略,中国也是当时最先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政府之一。

 

1990年,江泽民在庆祝三八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用以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并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产物。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第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第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因此,性别平等在中国有着“政府主流认同”、“以提升妇女地位为主要内容”以及“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共产党研究妇女问题和性别问题的基本理论和观念”的特色。

 

2、性别平等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有以“针对女性、受益于女性”为特征的共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4]这个制度性的改变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普遍事实,因此,全世界的男权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虽然有着文化的差异和地区和传统的差异,但是男权构架系统性地保证了对女性权益的压迫、剥夺机制的运行,和对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平等制度的运行,也带来了女性地位普遍低于男性的社会现实。

 

因此,在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建立性别视角,将性别敏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不同体系,成立以帮助女性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和组织,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提高女性地位和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成为了全世界性别平等推进的基本策略。

 

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的《千年宣言》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所有与会的联合国成员国都承诺到2015年实现8个目标[5],其中有两条——“促进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利”和“改善产妇保健”——都是以女性为受益者的。

 

另外从研究者来看,由于性别研究被狭隘化和历史化地等同于“女性研究”,所以从事研究的学者以女性为绝大多数;从研究内容来看,文本分析方法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女性心理和社会需求研究以及女性权力建构的研究,成为了一段时期内的主导潮流。因此限制了男性研究者对这些领域的涉足,也降低了男性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热情;此外,由于女性研究在研究序列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所以拥有话语权的绝大多数男性研究者并不认为这个研究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也造成了男性学者参与性别研究的边缘和小众局面。

 

3、男性研究需要面对体制、传统受益者的质疑和研究自身的障碍等问题。

 

人们的共识是:要实现性别平等,推翻传统的不平等的性别体制,就势必要关注到女性群体作为利益丧失者和权力失势者的角色和位置,因此,男性整体上被作为了传统性别体制的受益者和维护者而受到了批判。

 

在现有的体制中,男性依然处于等级权力的优势一级,在政治、经济领域中得到远远多于女性的资源、权力和收益。在文化习俗和家庭生活中,男性权威依然牢不可破。因此,要从制度上改变现有性别权力格局,将经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由于男性研究与女性研究在中国被认为是“同源和同质”的研究,所以研究主体依然由从事女性研究或性别研究的学者所充当,男性研究作为这些研究学者拓宽研究领域的一个方面而得到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又由于进行男性研究的过程中受到理论资源欠乏、研究方法系统化不足、研究力量整体上比较薄弱、研究成果的主流认可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男性研究在中国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传媒中的男性建构

 

(一)男性气质与形象的建构

 

与《playboy》杂志比起来,很少人知道还有一本《playgirl》的时尚杂志。前者以满足男人观看裸女的欲望而著称,后者则以满足同性恋群体、双性恋群体欣赏裸男图片而闻名。裸女进入公众视野并非近代社会的产物,在文艺复兴的画作中,对抗神性的头脑专制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就是借助裸露元素展现人性主题的诸多名作。而这些名作中往往少不了一、二裸女的点缀。特别是进入商业社会之后,裸女越来越日常化,裸露的背景也越来越生活化。虽然人们永远看不够裸女,但是进入商业文化中的裸女却显示出千篇一律的特色,逐渐令人感到乏味和单薄。于是,人们呼唤着消费男色时代的到来,型男、酷男、色男、智男构成了不同媒介制作内容中崭新的观看景观。

 

当男性走入媒介并逐渐成为审美主体以后,媒介所具有的“拟态环境”功能便将一种更为多元的男性气质和形象构建起来,成为了当代男性时尚的、从众的、自我塑造的新范式。以下笔者以时尚杂志所刊登的五类“新好男性标准”的广告画面为文本,呈现当代男性气质与形象的新类型和新特征。

 

类型一:“肌肉男”

对于男性特征而言,体毛代表着性敏感度与性爆发力,所以适度裸露的体毛无疑显露出男子情色的诱惑。以往的男性运动员被当作色情的对应者,因为他们在不能裸露身体的文化里,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肌肉和身材。当代社会男性的裸露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于是裸露肌肉不再具有那么刺激的视觉效果,于是裸露体毛成了最新的时尚。从本质上来说,肌肉男与体毛男都是同一类型的男性气质的塑造品。为了表示这一传承的关系,我们姑且依然保持“肌肉男”的称谓。

 

类型二:“智慧男”

这一类型的男子形象刻画出了相对于女人的感性和脆弱的男人感觉——理性甚至有些冷酷,这是“智慧男”的典型装扮:他并非严格穿着西服套装,因而避免了古板的印象;黑色边框而非彩色或白色的眼镜,显示出哲学与文学的内涵;向后梳的发式预示了思维的缜密,嘴唇紧闭而眼神犀利,代表了内心丰富的沉淀。黑与白的搭配在西装与衬衣的和谐中具有重要平衡作用。西装的天鹅绒质地与衬衣纹口的悬垂丝线构成了厚与薄、古典与现代的对话关系。这一类型的男子气质塑造特点在于没有表情的脸和深邃的眼神,让人感到隔阂和冷漠,凸现出“智慧男”的骄傲与神气。

 

类型三:“妆效男”

传媒所塑造的“妆效男”的突出特征在于对装扮效果和化妆技巧的强调。这一类型的男人看似突出了原生态的男人肤质,但是从简洁的体态造型和华贵的小配饰来看,这类男子刻意塑造的彪悍气质体现了一种更为高深的化妆效果。“妆效男”的突出特征是营造一种观看错觉:既着眼于呈现现实的男人身体的质感,又突出一种被塑造的男人形象。

 

类型四:“痞子男”

平面中的“痞子男”不是现实中只会打闹的小混混,也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狂人,而是像画面中的男子这样,眼神迷离却动魄人心,举动轻浮却不低级。看到“痞子男”的裸身,与看到肌肉男、智慧男、妆效男的裸身都不同,因为“痞子男”的重点不是肉体的强悍,不是眼神的孤傲,也不是配饰的点缀特效,而是一种油滑却不失正经、冷漠又不乏挑逗的气质。

 

类型五:“中性男”

“中性男”的特点是:从外观上看他属于男性,但从喜好和心理流露上看却兼有男女两性的特色。

 

16世纪,法国人就有专门的名词来指称带有女性气质的男性,gaie是阴性形式的“男人”。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化,最终成为了男同性恋的专有名词,形式也稳定为gay。虽然美国人Masters和Johnson在1979年就通过实验证明了同性恋男女和异性恋男女在性反应上没有解剖或生理上的差异。但是至今人们仍愿意相信,带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和带有男性气质的女性也许从生理上来说,属于神秘的“中性人”。所以这幅广告画面中的男人称为“中性男”。

 

“中性男”的特征是或在形体上与女性相似,或在气质上接近于女性,或者在兴趣爱好行为规范中与传统女性气质要求不相伯仲。这样的男子并非没有魅力,相反,他们往往成为男人与女人均喜欢接近的对象。

 

以上五种类型的男性形象塑造总结自以“快乐消费”为主要诉求的SURE杂志。此杂志主推20-35岁年龄层的女大学生以及白领阶层,在韩国卖尽率高达90%。SURE杂志国际中文版在2006年11月正式引进台湾,中文版推介网站则可满足所有中文阅读者的需求。通过它所表现的男性为主角的图片可以发现,当下中国时尚的男性气质延续了传统男性智慧、强悍、权威的形象脉络,同时发展出对中性化气质的认同,特别是认可了男性化妆后的形象的经典性,从而强化了男性同样需要修饰面容,同样有权利进行装扮以改造自我形象的正当性。另外将男性桀骜不逊和反叛传统的气质作为一种时尚的类型加以赞同,体现出男性气质更多细腻的变化脉络。

 

从性别文化的角度来看,媒介的“观赏功能”从以女性为客体的主要群体对象扩展到男性为被观赏者的一种文化建构,将改造男性和女性形象气质作为媒介的重要内容,并以更张扬的气势和更直接的干预达到影响社会文化的效果。

 

另外,男性外貌和气质的媒介塑造呈现出更加卖点化、范式化的特征,并且不同的类别范式构成了社会对人进行选拔、分级、定性的新型评定指标,这些媒介塑造假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期待,制造符合经济规律的观念产品和文化消费品,通过对人的外部形貌的规范和塑造,实现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改造并以文化改造和利益重新分配为显著标志。

  

(二)性别身份的建构

 

1、男性是家庭的支柱和经济积累的重要力量

 

如果某一个画面中出现了男人、女人、孩子,那么这幅画面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伦理孝悌关系——男人构成整个金字塔体系的基石,而女人就环绕在这个基石周围,孩子则相应地环绕着女人。在物质生产和温饱为第一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这种关系由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多寡所限定:孩子需要依附母亲,女人需要依附男人。

 

中国是一个家族观念浓厚的国家,有着儒家传统文化深入而连绵的熏陶。在一个家庭中,夫为纲,女正则家正。男女各司其职,安居而后乐业。因此,在三菱裕蓝卡车广告的创意中,我们仍能感受那种传统家庭核心的追求:男人是最牢靠的保障,他驾驶着汽车带领家庭中的女人和孩子向远方出行;女人的手臂和孩子的手臂都将紧密环绕着他,就像两条安全带。一个美满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就是这种在汽车里坐得稳、坐得舒心的感觉——“把依赖带上路,把叮咛带上路,把幸福带上路,把甜蜜带上路,把爱与被爱带上路……把安全带上路”。

 

一幅画面为所有人营造了一种对家庭的假想: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依赖,那么家庭就具有凝聚力。而家庭的核心在于一个稳坐如磐石的男性,没有他,也就没有中国传统理想中美好家庭的构架。因此,传媒塑造的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支柱和核心的角色。

 

2、男性是社会发展的领航者和权威评判者

 

一位法国女作家曾经说过的:“如果有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想通过研究报纸来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她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占整个人口的 80%以上。”由于报道的内容和意识都服务于男性,于是传媒将男性塑造成社会发展的领航人,或者是权威的评判者。

 

比如马爹利酒的广告:三个职业男人在酒吧喝酒,这时一个美女出现在镜头中,于是几个男人开始对话:

A:“真是令人心动,你觉得呢?”

B:“23?”

A:“27。”

C:“62,毫无疑问,看起来真是完美无瑕,那可是1943年法国的经典杰作。”

 

A和B讨论的是眼前这个美女的年龄,而C 则是评价马爹利酒的历史。这个广告表达出在社会环境下,传媒塑造的男性往往扮演着品评女人和认定美酒的权威者的角色。虽然近年来女性主义批评者对这类广告监测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眼球经济的片面化影响,这类广告依然普遍存在,反映出传媒对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传袭。

 

三、男性对传媒塑造的性别气质和角色定型的认同(略)

四、对传媒促进男性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略)




注释


作者介绍:张京,女,1979年生,现工作于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教席科研团队成员。

[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11月。

[2] 方刚:《两岸三地的男性研究与sexualities研究中的男性研究》,载《中国女性主义》第6期。

[3] 同上。

[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

[5] 8个目标为: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它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社会学讲义:对于性存在的社会学研究》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收于《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社会学及其应用》(收于《应用社会学》第十章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黄盈盈《性社会学》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是本能吗?——当代性社会学探索》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艾滋病时代的性生活》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通讯》01-05期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通讯》06-10期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的沟通:当今中国的实况研究》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中国“性”研究的起点与使命》




内容整理:陈锐 祝璞璞

图文编辑:刘丹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